“七七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极为重大的事件,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1937年7月7日,是全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1937年7月7日只是全面抗日战争的纪念日,其实,战斗的第一枪是7月8日早晨打响的。
1937年7月,日本军阀认为全面侵略中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在卢沟桥挑起全面进攻中国的大规模战争。经过一系列的准备、试探,7月7日晚日军牟田口联队借口一名士兵在演习中失踪,提出到宛平城内查找的无理要求,当即被我方拒绝。日军在8日早晨向我宛平城发动攻击。于是,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开始了,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日战争也宣布开始了。
当时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北平市市长的秦德纯在《七七卢沟桥事变经过》中记:“七七之夜,约在十一时四十分钟,我接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主任委员魏宗瀚及负责对日交涉的林耕宇专员电话……夜晚二点,外交委员会又来电话……八日拂晓约五点,日军已在宛平城之东面、东南面及东北面展开包围态势,先要求他的外交人员进城,继又要求武官进城,均经我吉团长与王冷斋专员(行政督察专员)拒绝。日方武力威胁之伎俩已穷,即开始向城内炮轰,并掩护其步兵前进。”
柳风写的纪实文学《血祭太阳旗》一书中,这样写道:
凌晨4时许,一木少佐从现地打电话报告说,中国军队再次射击,牟田口即在电话里下达了口头的战斗命令,其时为8日4时23分。
今井武官就此情况立刻给东京的陆军参谋部拍电报报告。
其实,在这过程中,原先声称去向不明,指定与中方有关的那名“丢失”的士兵,已经平安地归队了。
5时30分,日军对驻守于宛平城和附近龙王庙的中国部队29军进行了炮击,中国守军伤亡一百八十多人。
中国驻守卢沟桥地区部队冯治安37师之219团,在团长吉星文上校、三营长金振中少校指挥下,奋起反击,击退了日军的猖狂进攻。
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七七”事变发生了,它导致了日军的全面侵华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大规模展开。
依此说法,战斗发生在8日的早晨5时。
《抗日战争国民党阵亡将领录》纪念赵登禹烈士的文章《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一文说:“七月八日凌晨,日军步兵一营,附山炮四门及机关枪一挺,由丰台向卢沟桥前进。秦德纯得知后,立即向守军命令道:‘保卫领土是军人的天职,对外战争是军人的荣誉,务即晓谕全团官兵,牺牲奋斗,坚守阵地,即以宛平城与卢沟桥为吾军坟墓,一尺一寸国土,不可轻易让人。’驻守卢沟桥的我守军接到命令后,迅速进入阵地。到五时,日军已完成对宛平的三面(东北、东、东南)包围,日军始而炮击宛平城,继而又向我卢沟铁桥(铁路桥)猛攻。吉星文团长指挥所部官兵当即还击,手榴弹、大刀一齐上,打得敌人丢盔弃甲,所谓‘皇军威严’,扫地殆尽,桥头阵地被我军夺回。”
1995年6月24日《老年报》的《打响“七七”抗战第一枪的勇士》一文,引述亲自参加卢沟桥抗战的当时二一九团排长李文成老人的回忆:“所谓‘七七’事变,其实7日那天并未交火,日军炮打卢沟桥的准确时间应该是7月8日。7日夜里,我在桥上带岗,晚十点整,下岗没多大会儿正准备睡觉,日军声称走失了一个士兵,要到桥这边来,说是要搜。二一九团坚决地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大家都不睡了,警惕地看着日军会有什么动静。果然不出所料,大约到8日凌晨二时,日军动手了,突然炮轰卢沟桥。吉星文团长立即下令还击,卢沟桥事变就这样开始了。”
亲自参加战斗的李文成老人,也认为事变是发生在8日凌晨,只是时辰上记忆略有不同。
把7月8日的战斗称为“七七事变”,有两个原因:一、当时战事紧张,面对着重大的事变,人们顾不上细节,没有人去抠字眼;二、过去一般人有把早晨看成为一天开始的习惯,不是以零点为一天的开始,凡是天亮之前发生的事就都算是前一天的。
当然了,我们没有必要将“七七事变”再改为“七八事变”,只是想通过这些辨析,可以把历史理得更加清晰,对历史认识得更深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们常说一句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门当中有两位兄弟将军,那可是光照门详情
威廉·威斯特摩兰,美国陆军四星上将,1936年毕业于西点军校,空降兵出身,朝详情
威廉·威斯特摩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中校的身份和在韩国以上校的身份崭露头角。详情
如果说美国人也遭遇过战争的重挫和痛苦的话,那么越南战争绝对榜上有名。值得一提详情
林彪坠机事件以后,他的儿子林立果与妻子叶群也一同遇难。此时在中国大陆上,林彪详情
爱吃“北京烤鸭”的美国总统老布什,是目前美国史上最长寿的总统 原名乔治·赫详情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George Herbert Walker B详情
人物轶事 骑自行车的大使 有人把布什称为“骑自行车的大使”。布什夫妇骑车详情
政治方面 新大西洋主义 1988年,布什竞选总统成功。他执政4年,内政平详情
安妮·弗兰克 (Anne Frank),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女孩,二战详情
社会评价 正面评价 这本日记的高度文学价值一直受世人重视。美国知名剧作家详情
五虎将的兵器叫什么?关羽的叫青龙偃月刀,剩下的四位大家知道吗。 中国历史上详情
M24型柄状手榴弹(德语:Stielhandgranate 24),因为详情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晋书•羊祜传》,时间是在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详情
从世界历史来看,二战以前的历史基本上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历史,一个国家完全详情
在“中国大运河”申遗中,洛阳市占有两个遗产点:回洛仓遗址、含嘉仓遗址160号详情
在中国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因此,对于世人而详情
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关羽被孙权所袭,发生了大意失荆州事件。荆州失陷后,关羽、关详情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文坛上的“八大金刚”,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详情
根据因果法则,无论你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都得有个源点,不可能无中生有。佛详情
毗湿奴居住在迷卢山顶的天国韦孔塔。毗湿奴下凡救世的故事在印度广为流传,家喻户详情
毗湿奴(??????,Vi??u,也译为毗纽笯、毗湿纽、维湿奴、维修奴,较确详情
二战苏德战争堪称最为惨烈,投入兵力最多的战争,两国进行着全方位的国力比拼,从详情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在山本五十六和南云忠一的指挥下,派出舰载详情
南齐时庶族地主企图挤入士族行列,享受封建特权而发动的暴乱。南朝庶族地主为了免详情
450年(宋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反击宋的大详情
公元450年,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北朝后魏太平真君十一年,魏太武帝拓跋焘乘卫详情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在东晋太尉刘裕灭后秦时,虽因力弱而未能救秦,但仍不忘南伐以开详情
北魏与刘宋争夺河南地区之战发生于宋永初三年、北魏泰常七年(公元422年)九月详情
二战过后的亚洲战场是一个最黑暗的时期,这个时期特别是位于亚洲的中国尤为突出,详情
看了许许多多的战争史,让我们记忆犹新得大都是规模特别大的战争,对于那些小规模详情
历代中原王朝都面临着周边各小国和游牧部落对边境的入寇劫掠这个问题,但在发动反详情
后燕与西燕淝水之战后,慕容垂在苻坚同意下回到了邺城。这时丁零的翟斌在洛阳附近详情
西游记既然是神话小说,里面的神仙自然有非同一般的地方,不说能够上天入地,光是详情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详情
苗族,汉族,羌族到底什么关系?苗族、汉族、羌族的关系:①三者都属于蒙古利亚人详情
对于佛教而言,作为一个外行人,也对文殊菩萨有一定的了解。当然只是一个大概,就详情
貔貅意思:传说中的一种猛兽。古代也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貅(xiū)。 中国详情
洞螈(英文名:Proteus anguinus)属于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蝾详情
中国四大鬼节是哪四个 1、三月三 江淮、江南一带,每年农历三月三称为鬼节详情
同样是武功天下第一,潜心武学不近女色,内力深厚的修道之人,张三丰活了一百岁,详情
看过电视剧的朋友们都知道,在古代,青楼妓院是合法经营的,我们常常能在剧里看到详情
慈禧,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清咸丰皇帝的贵妃,同治(载淳)皇帝的生母。1详情
民间的说法:因为正月里不准剃头,所以大家都期待着“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 详情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详情
我们说男女交欢,常委婉形容为一翻“巫山云雨”,这正是从楚怀王梦神女的一段欢好详情
现在拍的古装影视剧中,凡有一官半职者,上至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一律呼为“详情
现代生活中,各种车辆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然而车辆虽多,却能秩序井然,这中间除详情
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历史非常详情
红豆作为相思寄托之物,古已有之,在七夕情人节的也是情侣用于传达爱意的传情之物详情
日本因为面积有限,几乎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到了日本最大的城市东京更是如此。东京详情
小说家 ,诸子百家的其中一家,其书多已亡佚。据班固所著《汉书.艺文志》曰详情
杂家,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详情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 法家成详情
战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铁制工具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家庭得以成为详情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详情
他是帝王胄裔,也是画坛改革家。 清顺治2年,作为前朝遗孤 从刀光剑影中逃详情
《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是宋朝词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悼念亡妻的词。词的上片,详情
苦寒行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详情
苏小妹相传为苏轼妹妹,野史载其名苏轸[zhěn],是当时出了名的才女,民间更详情
沈宜修(1590—1635),字宛君,江苏吴江人,明代才女。出生于书香世家,详情
朱妙端(1423—1506)明代女诗人。字仲娴,又字令文,号静庵,海宁(今属详情
唐诗宋词元曲,赫赫有名。明代虽然没有足以作为一个时代标志的文体,但却是一个才详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女词人。她生年不详,卒年不详,籍贯身世不详,婚姻与详情
方维仪(1585~1668)字仲贤,安徽桐城人,明代著名女诗人、书画家,方大详情
叶小纨(约1613 ~约1657 )字蕙绸,吴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详情